📍創作者
何蔚庭 |青春弒戀 導演
杜篤之 |青春弒戀 音效師
江宜真 |青春弒戀 音效師
🔖精彩節錄:
延續著金馬58系列特輯,本集節目邀請到入圍金馬獎五項大獎,電影「青春弒戀」導演何蔚庭,以及音效師杜篤之、江宜真,一同和我們分享創作這部作品的心路歷程。
出生自馬來西亞的何蔚庭,因受到台灣新電影浪潮的啟蒙,而選擇踏上電影這條路。自紐約大學電影系學成後,輾轉來到台灣定居,並持續創作。在第47屆金馬獎時,何蔚庭導演以「台北星期天」,拿下該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的殊榮。
「青春弒戀」是何導的第三部電影長片,描述六個不同背景的年輕人,卻互相捲入了一件命案當中。在別具巧思的手法、演員表演的催化下,試圖表現出Z世代的年輕人,縱然有這筆過望更便捷的資源與娛樂,卻仍對於生活,處處感到孤寂、百無聊賴的感覺。
下半場我們也邀請到青春弒戀的音效師杜篤之、江宜真,來和我們聊聊製作音效時,背後的有趣故事。《青春弒戀》已於11/19上映,也祝福這部電影能在票房表現上取得亮眼的成績。
記得看試映後,對這部電影的想法就是,孤獨。
那個孤獨感,很重,很重。明明在講一個大台北的故事,每個人都有美好人生,有朋友。主角間也都有很強的互動,為什麼會那麼孤獨?
我想起一個人住在東京的日子,一個人住在紐約的日子。好像,就是那樣的孤寂感。城市跟自己好像有點關係,身邊也有朋友時不時的嘻嘻哈哈。但在車站告別後,互相說聲再見。這個世界彷彿又只剩下一個人。
告別城市,回到那方寸大的空間。這部電影,就是這麼孤獨的寫照。那些疏離與陌生,跟認識的人一起看這部電影,都會出戲。
越是習慣孤獨了,就更不懂什麼是愛了。
戲中六個主角,有人渴望愛,有人不懂愛,也有人早已不想愛。這群人對愛的理解差異之大,大到身為觀眾的我,常常看不懂裡面的對話怎麼開始的。
或許這就是青春,想愛而不得愛的青春,繼續孤獨而不得愛的青春。
孤獨很難。愛,更難。
—
【金馬58・創作者特輯】青春弒戀這一集的創作者說,錄音現場很熱鬧,除了導演何蔚庭外,也邀請了音效師杜篤之和江宜真一起來聊電影。何導述說著他對這世界的觀察,細膩的地看到這個世代年輕人的矛盾與掙扎。兩位音效師,也聊起聲音在電影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。如何運用「聲音」這個武器,讓同一個場景有截然不同的兩種感受。
一起來探索創作者們分享《青春弒戀》的故事,以及創作背後的那些故事。
研究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