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P67 劇場導演|《嚎哮排演》黃建豪、蕭東意:將娛樂琢磨到底,也是一種藝術;表演藝術不要再被「藝術」綁死,它可以是一種娛樂

📍創作者

黃建豪、蕭東意|《嚎哮排演》

🔖精彩節錄:

本集節目邀請到《嚎哮排演》兩位演員:黃建豪、蕭東意,一起和我們聊聊在劇場表演的心得以及背後的故事。

和許多創作者一樣,創作的起源總是從玩票性質開始。在北藝大就讀的期間,兩人為了達成舉辦一場售票演出的畢業門檻,於是開始籌備兩人劇團,期間也在各種意想不到的場合進行演出。一轉眼,兩人就這樣一起合作超過了十年的時間。

聊到當演員究竟算不算創作的一種形式時,東意則和我們分享了,或許表演、演戲本身就是一種「二次創作」的過程。即便許多人認為演戲只是將導演編劇的想法融入角色而已,但是角色性格仍得透過演員詮釋而顯現出來,特別是像如舞台劇這般講究即興的場合裡,更挑戰著演員們的臨場反應力。

儘管兩人打趣的説他們是北藝同學中發展最不好的兩人,但是一路走來他們不僅堅持著自己的夢想,也積極拓展各種創作項目,讓觀眾們在走出劇場後,感受到自己被娛樂、被逗開心的感覺。十月,嚎哮排演也將帶來新作品:《全家都去你家》,有興趣的朋友們不妨也上 OPENTIX 尋找更多資訊。

去年「匿名者」的網路影片爆紅之後,應該很多人也注意到了「嚎哮排演」這個喜劇組合。這集節目,我特別請蕭東意和黃建豪,跟我們多分享一些「演員身兼創作者」的心路歷程和一些甘苦談。

他們說:「創作和表演兩件事情真的差很多。如果純粹當一個演員,少掉基底做創作這件事情的話,就可以省掉很多功夫。但創作對我來說是個很痛苦,卻回報很高的事情。」

今天也聊到了「表演藝術」這四個字。我第一次認真去思考,舞台上面表演這件事情,好像不知不覺被被約定俗成,而自動跟藝術連結。而我們對於藝術這個詞的概念,又好像離商業,娛樂有點遙遠。語言的傳播,反而給了表演一個特定的標籤在上面,產生了既定的想像。

或許我們可以把表演想得更寬廣一點,他不但是表演藝術,也是表演娛樂。

從嚎哮排演的表演中,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可以感受到,對於表演,有了不同的想像呢?

Keith
About the Author
有人說,創作是件開心的事情。有人說,創作是件折磨的差事。如果要我對創作下個註解,我會說,創作是一個不斷認識自己的過程。發掘自己更多,就有更多能量做出更多作品。 《創作者說》邀請創作者一起來聊聊「創作是什麼?」;一起來思考創作,研究創作。 謝謝你來到創作者說,聽聽創作者如何寫下那些動人的故事。以及這些故事,背後的那些故事。